一、 基本情況
何衛平,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教代會執委會委員、圖書情報委員會委員、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帶頭人、創意學院副教授、督導組組長。1981年8月生于陜西洛南,本科、碩士先后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獲藝術學碩士學位,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第十屆藝術批評高研班。系江蘇省“紫金文化”優青(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常州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陜西美術博物館青年理論委員會委員、常州畫院特聘研究員、常州大學書畫研究院研究員、常州謝稚柳研究會理事;《中國美術報》《中國文化報》《大河美術》撰稿人。
著有《中國當代美術二十講》(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戶縣農民畫》(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謝稚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在《世界美術》《裝飾》《民藝》《中國文化報》《中國美術報》《中國教育報》等雜志報媒發表學術論文、評論文章50余篇;參與國家社科藝術學課題2項;參與教育部社科青年課題1項;主持并完成江蘇省藝術基金項目1項、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2項,參與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及常州市社科課題3項;
曾獲“中國美術高峰論壇?揚州”入會資格優秀論文(中國美術家協會,2019),“中國美術高峰論壇?重慶”入選優秀論文(中國美術家協會,2020)、“歷史與現狀”首屆全國青年藝術理論成果獎(中國美術家協會,2017),“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最高獎(2014)及二等獎(2012)、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2011,常州市人民政府)及三等獎(2016)。
二、工作實績
何衛平同志系我校創意學院品德高尚,信念堅定的專任教師,他的教學與學術成就突出,作風日常行為正派,具有師德表率作用,主要事跡和工作實績歸納為如下兩個方面:
其一,堅定信念,敬業奉獻:何衛平老師自2004年8月入職我校,17年來兢兢業業服務于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模范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國守法、依法履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成績優異。在學校高速發展的節點之上,何衛平老師擔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教代會執委會委員、校圖書情報委員會委員、校工藝美術專業帶頭人、科研團隊負責人及教代會、工代會代表,同時兼任校學術委員會學術發展組秘書、創意學院學術委員會秘書、創意學院督導組組長等,在開展具體工作中努力奉獻,建言獻策,基于奉獻與自身的不懈努力,何衛平老師于2019年被江蘇省省委宣傳部授予“江蘇紫金文化藝術優秀青年”榮譽稱號;2016年獲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州市委員會“優秀會員”稱號及校優秀提案、優秀軍訓指導員等稱號,在具體工作與實施細節中以燃燒自己,照亮集體的犧牲精神自處,只為以點狀發散之力,助力于常州紡院的“超車”和未來的騰飛。
同時,何衛平老師于2020年9月響應政府對口援建口號,報名赴陜西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參加對口援建工作,協助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籌建毛絨玩具設計專業,開展學術活動3次,指導青年教師3名,助力于該院教科研水平的提升與兩校深度合作,獲該師生的一致??隙ㄅc表揚。2020年起受邀擔任CCTV7軍事歷史頻道為建黨100周年獻禮“戰旗”紀錄片審稿工作,以自己的切實行動為黨的百歲生日獻禮致敬,體現堅定的信念和愛國熱情。
其二,潛心學術,深耕教學:何衛平老師具備優秀的學術素養、堅實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在全國藝術學理論、藝術評論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兼陜西美術博物館青年理論委員會委員,常州畫院特聘研究員、常州大學書畫研究院研究員、常州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常州博物館謝稚柳藝術研究會理事,承擔行業和地方文化藝術界相關社會工作;在藝術評論方面敢于直面社會和行業不良現象發表觀點,2015年至今受邀擔任《中國美術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教育報》《大河美術》《民族美術》特邀撰稿人,發表藝術評論60余篇,在新媒體累計點擊量達17萬人次。在藝術學理論研究方面,獨立出版著作有《中國當代美術二十講》(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戶縣農民畫》(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謝稚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期中《謝稚柳》受中央宣傳部專項經費資助出版;在《世界美術》《裝飾》《民藝》《榮寶齋》《藝術市場》等雜志報媒發表學術論文17篇;參與國家社科藝術學課題1項;參與教育部社科青年課題1項;主持江蘇省藝術基金項目1項、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2項,參與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及常州市社科課題5項。
在大量的教科研成果的鋪墊下,何衛平老師先后曾獲“中國美術高峰論壇?揚州”入會資格優秀論文(中國美術家協會,2019),“中國美術高峰論壇?重慶”入選優秀論文(中國美術家協會,2020)、“歷史與現狀”首屆全國青年藝術理論成果獎(中國美術家協會,2017)、“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最高獎(2014)及二等獎(2012)、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常州市人民政府,2011)三等獎(2016)及全國首屆紅色美術論壇入選(遵義市人民政府,2018)。
何衛平老師深耕專業,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善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學術與教學成績顯著,在本職崗位上業績豐厚,得到了社會行業與廣大師生普遍認可。
三、突出事跡
團結協作,樂于助人:何衛平老師擔任校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帶頭人,深耕專業教學,實行教學改革與探索,整合校內外資源與團隊,使工藝美術專業在新專業建設中嶄露頭角。在教學之余,他發揮文字所長,將精力用于協助團隊同事們的科研成長。在課題申報、論文撰寫、參展評獎等方面給予同事們修訂建議與提升導引。先后協助4位同事申報江蘇省藝術基金,其中3位同事項目獲得立項,間接推動該項目在常州同類院校位居首位;指導同事申請江蘇省高校哲社科基金和常州市哲科基金累計獲批11項,指導協同撰寫專著3部、教材2部,其中1部專著公開出版獲常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十六屆常州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0)。是創意學院科研工作中傳、幫、帶案例典范。進而成就集體榮譽與團隊力量,為和諧校園建設積極貢獻。
另外,何衛平老師為人師表,作風正派,依法執教,嚴格遵守師德自律規定,無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師生中威信較高,受到廣泛好評。
清代畫家鄭燮詩云:“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這首詩以竹為媒,闡釋事物成長規律。16年教齡歷程,何衛平老師在諸多前輩“老干”扶持下逐漸由“新竹”成長為新一茬的“老干”。亟需以師者之道義,做好接力棒傳遞,為以常州紡院所代表的中國職業教育拼搏,為常州經濟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2020年9月26日何衛平老師在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對口援建期間為該校青年教師開展藝術類論文選題與寫作方法講座。